时间: 2024-11-03 06:30:29 | 作者: 矿山设备系列
学术科研、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服务基层、创新创业、参军报国、建功丝路等等方面,五年来你改变的,小中都想知道!
一等奖:荣誉证书+蓝牙音箱*10名 二等奖:荣誉证书+精美U盘*20名 三等奖:荣誉证书+中国大学生在线名!
快戳链接了解活动详情关于启动“我们这五年 · 学业进步篇”成果分享展示活动的通知
如何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ofo共享自行车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人们对便利的共享单车越来越熟悉也慢慢变得认可,“小黄车”也成了人们对其共同的亲切称呼。
ofo创始人兼CEO戴威2009年进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读本科,加入北大的第一个社团就是北京大学自行车协会,由此热爱上了骑行这项运动。后来,他成为一名重度骑行爱好者。攻读经济学硕士后,他和朋友开始酝酿一份“自行车的事业”。 2014年,ofo共享自行车创立,成为国内首家共享自行车公司,首创无桩单车出行模式,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
2016年10月,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上,ofo共享自行车从全国2110所大学、118804个创业项目、545808名大学生角逐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金奖。
现在,ofo团队无疑是最受关注的创业队伍之一。而ofo共享自行车也早已走出校园,成为大街小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截至2017年7月,国内共享自行车累计投放量约1600万辆,共享自行车用户规模达到1.06亿。中国共享自行车行业带动10万人就业,而锁具研发工程师月均工资收入能够达到12000元左右,同时,共享自行车还养活了相关自行车企业80%的就业人员。
2013年杨国庆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也仿照里面的内容拍摄了家乡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邹城》。纪录片在邹城当地转发量破万,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2014年寒假,杨国庆在家乡做了为期四天的访问,最后制成20分钟纪录片《乡村四记》。纪录片反映了我国的经济改革对于农村的影响,以及农村的精神面貌。
2015年,杨国庆在前两年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组建了孟子居创业团队,打算以销售农产品电商的形式帮助农民脱贫。这一年暑假杨国庆带队前往了山东省邹城市的农村,考察农产品产地,并于11月产品正式上线。
2016年,经过了一年的运营,孟子居团队发现了很多不足。于是这一年暑假,孟子居组建两个团队针对品牌策划以及质量监控问题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同时,杨国庆与其辅导员邓张升发现了电商扶贫这个方向,亲自带队前往秦安进行社会实践调研。12月,团队发起了“12·9苹果树之恋”运动,发动129个团支部认购了来自秦安贫困户的129棵果树。
2017年,孟子居创业团队促成了秦安当地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协会合作,销售来自秦安贫困户手中的苹果树,销售额达到19万余元。同时,孟子居继续将电商扶贫做大,组建了8个社会实践团前往了全国8个贫困县做调研。同时,杨国庆同学在延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热情参加给习写信,并在8月收到了习的回信。8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了孟子居团队在延安的扶贫创意。
24岁时,大部分人刚出校门不久,还是一个工作上的“新手”。而24岁的李帛伦,已经创业四年,做出一个覆盖120万用户的APP“兼职达人”,拥有一家估值1.5亿元的公司。
出生并成长于新疆喀什的李帛伦,2011年考上了深圳大学。抱着“闯一闯,倒腾出点成绩来”的想法,李帛伦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大二的暑假,他拉上六名同学,办理了休学,拿着东拼西凑的20万元资金,成立了青木网络公司,进驻深圳大学创业园。并策划了自己的创业项目——“爱社团”APP。
从一个对商业计划书都无从下手的“小白”,到逐步学习怎样撰写商业计划书、一个创业项目要怎样找到符合自身的商业发展模式……李帛伦在创业的过程中慢慢的提升。然而由于技术欠缺,李帛伦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但很快,李帛伦就带着自己的小团队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兼职达人”APP。这一次,他终于成功走上了创业的大道。从一开始的7个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发展到现在整个公司就职人员达70余人,在北京、上海先后设立分公司。2015年4月上线至今,“兼职达人”APP目前拥将近100万用户群体,已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还曾获得百度手机助手“金熊掌奖”;深圳电视台财经生活频道等媒体曾先后进行采访、报道。
同梦者众,同行者寡,而在江财维享社,同梦同行。江财维享社(TEDxJUFE)召集了一群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但怀着同一份情怀的学子,一起奔赴这场理想主义者的聚会。五年来,他们一路携手并肩,共同拼搏,TEDxJUFE线上联动线下,逐步扩大在校园内的影响力。
2013年,陈心琦在台湾交换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当地的TEDx文化并深受启发,回到江西财经大学后决心创建江财维享社。在当年4月成功获得美国TED总部授权,成为了TEDxJUFE的唯一策展组织。至此,TEDx文化在江西开始传播。
2013年6月,第一次分享会——「同」成功举办。本次分享会在周边高校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为之后的年度大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经验。
2013年11月,第一次年度大会“Crossover 跨界”成功举办。鼓励同学们跨领域式交流,传播聆听式互动学习的乐趣,激发自身创造力以寻求改变。
为了进一步传播TED文化,经过TEDxJUFE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30周年庆典上,江西财经大学维享社拿到了江西地区唯一TED2014年度大会转播权。
“思想需要传播与碰撞才会变得更有价值。基于这个理念,我们渴望通过演讲比赛的方式来寻找新鲜有趣的灵魂,让更多的人聆听青年的声音。” TEDxJUFE的现任社长回忆道。
结合前两次的经验,第三次年度大会采用了线上线下联动,多平台同步宣传的方式,同时首次以抢票售票形式限定人数,并设计了多种周边产品在当日发售。
怀着对兴趣爱好的坚持与情怀,在社团几位“文青”的牵头与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江财维享社申请并成功获得了First主动放映官方许可,并在四天内陆续放映了13部来自海内外优秀的青年电影。
五年来,江财维享社借着TEDx品牌的优势,一直追求着自由与创新,开展了一次又一次情怀满满的活动。江财维享社的历史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分享会,而有更多别的形式的分享交流活动,一直追求着TED文化的多元、跨界、创新。
“创业不是过家家,不能没有周计划,像无头苍蝇般乱串!”这是来自长春工程学院创一团队负责人刘智勇与队友之间的一次交谈。
“创一”是一支致力于动车领域相关零部件产品检验测试设备研发的团队,团队创建于2016年2月份。依托于长春工程学院在线检测技术综合实验室相关资源条件,打造在线检测设备,摆脱现有检验测试产品的不足或是技术垄断。
2016年3月份,刘智勇第一次踏入检测技术综合实验室,与老师一起从事科研项目。2015年因高考失利,带着遗憾到长工程的他,本来对大学四年没有太多规划,而当走进实验室的那一刻,他开启了自己的科研之旅,也在一次次科研实验中,发现了创业商机。后来他在老师的提议与鼓励下,开始招募队友,组建“创一”团队。
2016年5月,团队刚起步时,他们先跟老师一起完成刚刚招完标的一套检测设备的研发,需要在四个月之内,完成产品的验收。从此他们跟老师一起开始了产品的研发工作了。
2016年7月到9月,两个月的时间里,老师们负责设计设备图,以及考察生产产家,他们则根据老师给的控制管理系统图,进行电路部分的连接。面对枯燥忙碌的工作,刘智勇坚持了下来。
2017年1月份,到了放寒假的时候,团队队友都回家了,他依然选择跟老师前往长客现场对设备做最后的现场调试。
2016年5月份,他们完成了大学生创新训练省级项目的结题工作,项目成果在学校进行了展板宣传。
2016年7月份-12月份,他们协助老师们完成了动车轮对测量机的研发工作。
2017年1月份-2月份,他们与老师一道前往长客公司做设备的现场调试,调试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同样很享受。
2017年3月,他们申报了两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在4月底,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经过长达4个多月的努力,最终获得了一项省级金奖,一项省级铜奖。
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申报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了一篇专业论文。
展望未来,刘智勇表示他们的团队会继续走下去的,不论路途多么遥远,过程多么累,多么辛苦,他与他的创一团队始终选择风雨兼程,无悔青春。
小中欢迎大家热情参加微博话题#五年发展点滴印记#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你的五年变化,讲讲你的五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