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交电子商务平台——小红书非常关注。作为一个以年轻女性用户群体为主的生活分享内容社区,用户都能够在这里找到最新的时尚资讯、美妆技巧和生活灵感。本文将从产品拆解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小红书,一块儿来看看吧。
这是一个神奇的平台,因为活跃在这样的平台的2亿用户都是追求生活质量的年轻人,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和生活方式,然后再顺便种个草,赚点钱。这里没有人因为你要推广自己的商品而感到厌烦,只要你的图片和文字足够吸引人,他们对来自全世界的好东西都不会拒绝。这就是小红书,一个以年轻女性用户群体为主的生活分享内容社区,他们向大家种草全世界的好东西,他们还希望好产品都从这里长出来。
本期设计大侦探,就让我们跟随廖尔摩斯和他的新助理Notion AI,一起拆解这个神奇的社交电商平台。
小红书的产品拆解包含七个部分,分别是导读、产品画像、内容服务、社区服务、客户服务、思考总结和写在后面的线. 适读人群
C端社交平台产品设计师:通过对小红书完整的产品拆解,了解小红书的产品设计体系和细节,有助于更好理解自己所在公司的产品设计,其次可以全方位提升产品分析、竞品分析能力。
希望提升产品思维的UI/UX设计师:通过从产品层到体验层的拆解,帮助你跳出设计执行层理解一个功能设计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提升产品设计思维。
AARRR模型(又称为海盗模型):由戴夫·麦克卢尔提出,包含用户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留存、获取收入、用户推荐,分别对应用户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大多数都用在拆分和分析产品的功能价值。
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是界面设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设计原则,任何一个产品的设计,都能够最终靠这十个原则进行指导设计。
随着内容社区的变现模式多元化发展,互联网媒体的商业变现空间慢慢的变大。艾瑞咨询预计在2022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在2022年将会达到13.9万亿元。
传统电商的红利已尽,已确定进入行业衰退期,用户增速已持续放缓至20%甚至更低水平。而社交电商正在蒸蒸日上,成为移动端最主要的流量入口,使用频次高、粘性强,流量价值极其丰富,行业交易规模在2021年就达到28646.3亿元。
综上所述,小红书所在的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潜力,而小红书作为国内最大的生活方式平台和社交电商领先者,还有极大的空间去挖掘。其次随着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时代来临,对过去以UGC为主的小红书内容创作平台来说,是新的机遇也是挑战。
在《中国互联网媒体内容社区模式发展研究报告》一文中,艾瑞咨询梳理了互联网媒体内容社区生态图谱。从图谱看出,小红书作为生活方式类内容社区,并无直接竞争对手,但存在诸多潜在竞争对手,包括文娱类的微博、豆瓣、抖音、B站,还有消费类「什么值得买」,知识类内容社区知乎,旅行类内容社区马蜂窝、飞猪等。
从易观千帆数据观察,小红书相比其他间接竞争对手,除了抖音以月活跃用户人数7.4亿超出小红书3倍以外,小红书月活人数超2亿排名第二,领先排名第三1.7亿的哔哩哔哩,其他社区月活人数距离小红书有一定差距。
小红书是一款集购物、分享、社交于一体的手机APP。它的基本功能是帮助用户分享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和购物心得,同时也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了一种社交平台。作为一个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平台,小红书以“Inspire Lives 分享和发现世界的精彩”为使命,用户都能够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记录生活点滴,分享生活方式,并基于兴趣形成互动。
B端:中高端品牌,品质高、信誉好,期望通过小红书获取种子用户、快速打造爆款以及和年轻用户建立沟通的企业。
各行业头部KOL及MCN机构,为平台提供高质内容,官方同时提供流量倾斜和扶持;
从年龄分布看,24岁以下用户人群最多,占比42.48%,其次为31-35岁,占比29.53%,24-30岁用户人群占比15.83%;
首页:以千人千面的信息流推荐为主,其中推荐、购物和直播权重最高,也是小红书的核心功能。
2015年11月,发布V4.0版本,产品全新升级,首页按照每个用户兴趣智能化推荐;
2017年9月,发布V5.1版本,产品全新升级,加入闪拍、小视频等功能;
2018年5月,发布V5.16.1版本,加入「附近」功能,可发现身边有意思的笔记和用户;
根据易观千帆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1月,小红书APP月活跃用户人数超过2.1亿,注册用户在2019年就超过3亿(来自官网),公司在2021年成功登陆港股市场。从以上资料数据看出,我们大家可以推导出小红书APP已确定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当下以及未来将会聚焦于商业变现和用户留存。
「搜索」是小红书流量分发的重要入口(占20%),不仅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实时的社区热门话题,更是小红书的商业服务中的重要场景(提供搜索信息流、专区、火焰话题和搜索菜单等推广方式)。
「结果页」提供四个维度的内容展示,分别是全部(包含最新、最热)、用户、商品和筛选(笔记类型,视频和图文)。其次根据搜索关键词加入二级分类,比如搜索UI设计,二级分类有APP界面、高级感、作品集和素材相关联标签。
「视频」是一级栏目,位于菜单栏第二个位置,进入后向用户更好的提供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可以不断上滑刷新视频。短视频是当下最流行的传播方式,对提升用户使用产品时长有非常大的帮助。
需要用户拍照,不支持读取手机相片(如果想要加入本地图片,需切换到「相册」)。
头部提供比例切换(3:4和1:1)、闪光灯、翻转、滤镜(提供日常、春夏、秋日等类型)、美颜(支持磨皮、脸型、眼睛、鼻子等)。
底部提供图文模版、视频模版、商品(加入种草场景)、文字、帖子、滤镜和调节功能,用户可通过你自己偏好加入装饰元素。
用户能加入标签(这是小红书平台内容检索的重要元素,一般用户会加入多个标签)、商品和互动组件(包含PK组件和投票组件两种类型,大多数都用在提升用户活跃度)。
笔记内容由图片(视频)+标题+文字内容+标签构成,其他用户可对笔记进行评论、点赞和收藏。
「视频」的发布流程和「拍照」相似,其次小红书也提供了基础的视频剪辑功能,帮助用户制作更优质的视频,以及避免用户流失到其他视频剪辑软件(微信视频号就不支持视频剪辑,这使用户会使用剪映这些第三方软件)。
「语音」是向用户更好的提供语音笔记的功能,用户都能够录制一段自己的想说的话,选择封面以后,输入心情记录,就可以发布。这个功能对于Z时代的用户群体来说非常受欢迎,极大提升用户使用时间,笔者体验了上百条语音笔记,发现用户主要是通过语音笔记哼唱歌曲,是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
「日签」就是以发布笔记的形式进行签到,用户都能够选择心情,上传背景图片(系统会自动生成精美的图片),然后输入心情就可以发布。小红书还为用户提供「漂流瓶」功能,用户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笔记塞入漂流瓶后,接收到漂流瓶的用户可以给与回应。
薯条广告主要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商品笔记的付费推广(花钱购买笔记流量券,让更多用户阅读);
内容合作是小红书面向专业用户打造的蒲公英平台,通过招募优质博主,给与内容变现指导和助推,帮助用户在小红书实现可观的收益;
小红书作为一个生活方式分享社区平台,所覆盖的内容已经包含了汽车、职场、影视、文化、科技、体育、母婴等行业。这说明小红书的用户群体逐渐多元化发展,这点从用户画像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小红书的男性用户已经快逼近30%,未来小红书的用户规模还有很大空间。
小红书的笔记形式已经越来越丰富,除了最传统的图文,未来短视频或许是社区更流行的内容形式(目前「视频」栏目已经调整为菜单栏第二位,权重非常高)。其次也为年轻用户提供了时髦、流行、制作成本更低的咻咻、语音笔记发布功能,极大提升了用户参与度。
在头部,用户需要选择直播方式,目前小红书提供视频、语音、手游和电脑(通过电脑直播)四种直播方式,然后填入基础的直播信息比如直播主题、介绍,和上传封面等。
在底部,用户都能够选择美化、翻转等效果,还可以添加带货商品、设置礼物打赏等功能。
PK:支持礼物PK和人气PK两种模式,播主可选择随机匹配和邀请指定主播,这个功能有助于提升直播的趣味性,播主连麦PK可相互提升用户的活跃度。
信息卡:播主可创建直播公告、推荐商品和模特信息三个卡片,帮助进入直播间的用户快速了解播主,提升用户观看时长。
数据看板:通过这个频道,可以查看当前直播间的详细数据,包括观看人数、新增粉丝数、流量来源、送礼排行等,有效帮助播主提升运营效率。
直播闪拍:这个功能非常方便,播主可以拍照就能上传商品,操作简单,行动成本低可以快速帮助播主提升销售转化率。
「直播中心」类似于创作中心,包含数据分析、开播奖励和主播课程等内容,主要帮助播主提升直播频次和运营效率。其次对于粉丝基础比较少的博主,还可以完成每日开播任务领取平台奖励,提升直播曝光。
小红书在C端的变现方式比较单一。我觉得可以再丰富一点,除了传统的社交电商,是否可以再可以参考腾讯系的产品设计一些个性化功能,增强产品的变现方式。
直播功能设计得非常用心。笔者过去主要通过微信的视频号直播,在拆解完小红书以后,我只能感慨小红书直播的功能非常完善和人性化,特别在提升直播博主销售转化率的功能设计上,体验非常友好。
小红卡会员可以重新设计。从目前的会员权益来看,这个功能设计得毫无亮点,不过由于没有真实数据参考,仅代表我的一家之言。
「企业服务」是根据格式塔原则拆分,这个版块的功能主要是小红书面向企业B端的商业服务,包含商家店铺和品牌营销两块内容。作为国内最大的生活方式平台,根据《小红书商业化营销通案》报告,小红书不仅月活超2亿,而且用户群体月均可支配消费支出4.1K,超过81%的用户在小红书浏览完内容以后产生了购买欲望。所以小红书是好产品长出来的绝佳土壤,也成了商家品牌营销的必争之地。
商品:主要为商家提供商品的上下架功能,其次还提供商品一键搬家、组合商品销售等功能。
数据:这个频道内容设计得很丰富,提供店铺流量、商品、笔记、直播和店铺等内容的数据分析,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帮助商家提升店铺运营效率。
「服务市场」是小红书为商家遴选的第三方优秀合作伙伴,包含商品管理、订单管理、企业管理、直播管理和内容管理五大类,帮助商家更智能化运营店铺,提升效率,比如有提供商品批量搬家上架的服务智淘分销应用,可以一键将1688商品上货到小红书店铺等。
小红书未来在B端的业务线会越来越深,也许很快人人都会拥有一个小红书店铺,一边标记生活方式,一边向客户种草。
小红书为企业客户提供的品牌营销体系非常完善,不仅有蒲公英、薯条、聚光等平台,还独创IDEA方法论,从洞察机会、定义策略、击穿品类赛道再到沉淀品牌资产,都利用平台自身强大的用户资源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果只是体验APP,我们无法获知小红书真正核心的产品体系,所以当我们升维去拆解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的收获就会更大。
通过以上部分对小红书的全面体验和拆解,我们可以看出,小红书作为国内最大的生活方式平台和社交电商开拓者,产品设计其实也有诸多问题,以下为我梳理的产品设计总结和建议:
小红书在C端的变现业务太单薄,仅有购物、直播打赏和小红卡会员,可以尝试增加合理的变现手段,不仅能为平台增加收入,也能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当然从企业服务的拆解看,他们为企业客户提供覆盖内容生产、流量+转化的商业产品体系已经足够丰富,他们不缺盈利手段。其次我更喜欢小红书过去的产品Slogan——发现全世界的好东西,这个口号简单、直接、朗朗上口,听一次就记得住。
虽然已经发展十年,近一年产品迭代版本次数高达98次(在我拆解过的产品中最高,12306平均年迭代次数为3次),但我认为小红书APP的内容设计不够创新,也不够丰富。我在「内容服务」版块提了很多迭代建议,比如首页的「本地」频道可以把内容再拆分得细致一些,让用户能找到更精准的内容。还有笔记的分享功能,只提供一张朋友圈长图海报生成方式,太浅陋了,不够细致。
如果从一个普通用户去体验,小红书APP产品体验非常流畅,简单易操作、学习成本低,这和社区内产品交互流程本身比较简单有关,几乎没有涉及复杂的业务流程。但从一个小红书博主的角度去体验,我发现小红书的创作平台规划非常乱。比如创作者中心、专业号中心、商家入驻中心、商家店铺管理以及直播中心这一些产品,边界不清晰,入口也不明显,需要反复来回查找才可以找到入口(我甚至每个平台的网址都单独收藏,才能快速访问,否则我会在官网迷失很久)。
过去曾经不太理解小红书为何会被称为一个神奇的平台,但在拆解完小红书整个产品体系以后,才真正明白小红书为什么能成为让抖音、微信都忌惮的对手。因为在这里,种草就是小红书的基因,你无需羞涩,只要你的产品足够好,你的笔记足够吸引人,那么超过81%、月平均可支配超过4000元的用户就会产生购买欲望。让好产品从这里成长,是小红书的愿景,也是小红书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