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企业最主要的资源就是人。”在衢出资办厂的台商陈台吉说,“儒学文明可以激起人们诚心想把工作做好的潜力。”
在江山市的兴工路上,一幢并不起眼的办公楼就是陈台吉兴办的江山台链机械有限公司,它曾一度是国内生产链条及链条机械的龙头企业。
1989年,陈台吉来到南孔圣地衢州,决定在江山合资办厂。3年后,他更是独资兴办了江山台链机械有限公司。在衢州日子了将近35年的陈台吉动情地说:“衢州和台湾相同,现在都是我的故土。”
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企业界,部分行业已具有世界规划。其时一封《告台湾同胞书》,让不少台商动了心,逐步迈出到祖国大陆“试水的第一步”;许多台湾制作企业相继迁入大陆,其间不乏把落脚点选在浙江的台商,陈台吉就是其间一位。
“台商最早来大陆出资可以追溯到1983年、1984年左右。最早的一批台商以出资制鞋、橡胶、简略电子科技类产品、五金等传统加工制作业为主,咱们家父辈就是在台湾开链条厂的。”回想来衢出资的机缘,陈台吉泄漏,当年他们的技能和设备是业界俊彦,国企江山链条厂抛来橄榄枝欲出资400万,陈台吉出技能和设备,计划在江山合资建立一家链条厂。
“其时我和家里人很看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商场,本来就在调查来大陆的出资时机。”正好有企业自动找来协作,远景也很可观,所以陈台吉与江山链条厂一拍即合,一同合资建立了江南链条厂。“那时候新工厂效益挺好,技能方面主要是咱们担任,江南链条厂和咱们台湾的企业同步开展,提升了新工厂的办理要求和产质量量。”
1992年,由于改革开放开释的生机和商场经济效应,渐渐的变多的台商来到大陆寻求商机。“其时,国务院修正和废止了一批束缚经商的文件,咱们这个工业的台商也可以在大陆建立独资企业了。”提及这一关键,陈台吉脸上流露出振作和感动的神态。
此刻,已在江山小有名气的陈台吉,对大陆商场充满信心,和家人一同独立兴办了金牌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并于五年后更名为江山台链机械有限公司。
据陈台吉介绍,企业建立以来,为了可以更好的确保链条的质量,他们从原材料抓起,选用优质钢材作为原材料,并调配台湾的精细模具,生产出优质安稳的链条产品。为了更好的进步生产技能,他们不惜成本,引入西德、日本、台湾技能,经过一直在改善研制,创造出多项取得国家专利的自动化高效精细制链设备技能。“当年国产设备每分钟70下的制链速度,咱们的产品能到达每分钟135下,远远领先于同行,这现已是业界公认的现实。”
在陈台吉看来,技能和质量是肯定重要的,但他以为还有一点,企业家要学会抑制,一定要学会步步为营。
这些年,国内链条企业历经几轮洗牌,但江山台链保持着安稳的生意。“做企业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特别资金链上时不时会呈现当务之急,但得益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撑,让企业可以健康持续开展。”陈台吉感谢地表明,有一次急需1200万元的周转资金,有关部门为公司向江山政府申请了搭桥资金,他才得以用最快的时刻、最少的利息处理假贷难题。
现在已来衢州开展35年的陈台吉,用心感触着这座城市的温情,也深入感触到了改革开放给社会和民众带来的改变。陈台吉说:“几十年前台湾人会觉得来大陆很简单成功,由于那时许多科技和信息方面的高级人才都是台湾过来的。但现在大陆高素质人才十分多,台湾年轻人应该多来相互沟通、相互学习,才干完成交融共生的协作之路。”
在陈台吉公司的会议室,挂着这一幅书法字,苍劲有力的笔触分外有目共睹。或许,关于本年现已68岁、大部分亲人仍在台湾日子的陈台吉而言,不管“我们”仍是“小家”,团圆成为了他最大的愿望。